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七百五十五章登州倭患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倭寇的問題曾經一度成為大明王朝亡國滅種的大問題,可能有些誇大其辭,可在嘉靖看來,差一點就讓他的和平修道環境提前破滅。

這個問題史家討論過無數次,在大明朝真正的倭寇數量並不多,幾個成氣候成規模的大海賊諸如王直、徐海等。明朝中期參與剿倭的將領王忬曾向當時的嘉靖帝報告:據他調查,“倭寇”頭領約有百餘人,其中“雄狡著名”者,都是本國之人,如“徽州王五峰(王直)、徐碧溪、徐明山,寧波毛海峰、徐元亮,漳州沈南山、李華山,泉州洪朝堅”等。

他們的軍事實力最輝煌的時候可以幾百人追著幾萬的朝廷正規軍打,打得大明王朝的軍隊滿地找牙。東南諸省都是中國曆代王朝的命脈稅賦來源,幾千年來北方的遊牧民族再怎麼打都是跟邊陲種地的農民過不去,頂多就是民怨大一點,但是錢袋子傷不到,所以王朝還能扛下去。

但是倭寇一來生意做不成了,沒了生意就沒有稅收,這一來封建王朝不幹了,花了大代價來剷除這些疥癬之患。打了幾十年的仗,看著是把倭寇都打沒了,其實不然。

倭寇的出現其根本原因就是洪武年間實行的海禁政策,一開始就是禁止商業貿易,但是外面想來朝貢的人隨便來。中國沿海靠海吃飯的人沒有一千萬也有幾百萬,加上沿海多山地鹽鹼地,不能打魚貿易了想回來種地都不成,這樣的後果就是大家一起造反,內地人造反就是攻州佔縣,沿海人比較討巧,下海當海盜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