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九十四章 灌鋼法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其實馬超並沒有意識到,他那輕飄飄的幾句話,給整個漢末帶來怎樣的影響。

‘生鐵和熟鐵合練一處,數宿則成鋼......’

這段話,其實是出自公元六百多年,也就是漢末四百多年後,北朝魏、齊間的綦毋懷文的著作當中。

綦毋懷文,姓綦毋,名懷文,是中國南北朝時期著名冶金家。他生活在公元6世紀北朝的東魏、北齊間,好道術,曾經作過北齊的信州刺史。曾用這種方法,製造出鋒利無比的“宿鐵刀”。

宿鐵刀,其實就是鋼刀。宿鐵,是緣由它的製造方法而命名的,而宿鐵的製造方法,其實就是有名的灌鋼法。

灌鋼法是中國早期鍊鋼技術一項最突出的成就,在中國冶金史上,經過‘塊煉法’--‘百鍊鋼’--‘炒鋼法’的發展歷程後,才出現了灌鋼法。

中國古代冶煉技術在春秋以前,處於比較原始的階段,當時使用的冶煉方法稱為‘塊煉法’。當時鍊鐵使用木炭作燃料,熱量少,加上爐體小,鼓風裝置差,因此爐溫比較低,不能達到鐵的熔鍊溫度,所以煉出的鐵是海綿狀的固體塊,稱為“塊鍊鐵”。

塊鍊鐵冶煉比較費時,質地比較軟,含雜質多,經過鍛打成為可以使用的熟鐵。人們在鍛打塊鍊鐵和熟鐵的過程中,需要不斷地反覆加熱,鐵吸收木炭中的碳份,提高了含碳量,減少夾雜物後成為鋼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