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二十七章 鬥爭與妥協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鬥爭與妥協在人類政治的歷史上總是螺旋狀交替出現的。就如同當前織田家與足利家的情況一樣。

永祿十年六月,時隔一年織田信長再次率領將士開動到京都。去年他集合數家大名之力上洛,畿內自然是望風披靡。然則大軍一去,又倒向三好家或者六角家的小勢力也不在少數,可惜三好的逆襲並未成功,看今年的態勢這批人大概不會好運,一番動盪恐怕是難免的。

在攝津晴門的反覆斡旋之下,最終足利義昭勉強認下了織田信長提出的九條法度,甚至信長本人到達京都之後,又提出了六條補充建議,足利義昭也咬著牙接受了。

相應的交換就是,原有織田家掌握的京都,正式返還予幕府治下。駐守山崎城的平手汎秀部,也要在交接完防務之後撤出。村井貞勝會回到岐阜城,只留下負責與朝廷聯絡的塙直政代表織田家。

接著信長又大興土木,灑出萬貫銀錢招募民夫,在御所舊址上修築了一座新城供將軍居住。這座方圓數百米,有雙重水堀的平城被稱作“二條城”。

在築城期間,足利義昭又在織田信長的協助下,確定了畿內列國守護的人選。首先是幕府直領的山城國,不設守護正職,細川藤孝、真木島昭光分別任南北守護代。攝津國由池田勝正、伊丹親興、和田惟政三人分治。河內國則是“棄暗投明”的三好義繼與信長的妹夫畠山昭高共領。紀伊國也由這位名門子弟兼信長公親戚的貴人兼任。近江守護由細川藤賢取代了“逆賊”六角義賢。當然這些守護實際能管轄多少地域,就要看個人本事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