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76章晁錯枉死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數天後,丞相、中尉和廷尉等高官一起彈劾晁錯,說晁錯削藩引發吳楚造反,還讓劉啟冒生命危險御駕親征,晁錯留守長安。晁錯大逆不道,為臣無禮,為人不義,該當腰斬,滅族,棄屍鬧事。群臣彈劾晁錯,晁錯卻毫不知情。這是一場被告缺場的審判,這是一場皇帝默然的審判,罪犯晁錯不知道自己將死。

景帝三年(公元前154年),正月二十九日,中尉傳晁錯上朝見劉啟。

晁錯身穿官服,對鏡理裝,穿著仍舊像平常一樣嚴嚴整整。他隨中尉坐車,即將上朝,認為劉啟將與他共商大事。剛到長安鬧市,晁錯被踢下車,劊子手大刀砍落,晁錯的身體由腰部斷為兩段。

班固:“銳於為國遠慮,而不見身害。”

蘇軾《晁錯論》:“錯不於此時捐其身,為天下當大難之衝,而制吳楚之命,乃為自全之計,欲使天子自將,而己居守。且賣發七國之難者誰乎?”

李贄:“若錯但可謂之不善謀身。不可謂之不善謀國也”(《藏書·名臣傳·強主名臣·晁錯轉》)

蘇軾、李贄等人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,但是他們漏掉了一個關鍵的問題,那就是漢景帝的態度。

蘇軾等人或受限於歷史的侷限性,沒有看出君主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,或看出來了,卻不能對漢景帝加以評說。畢竟漢景帝是一個皇帝,身為臣子哪怕不是漢朝的臣子也不能妄議君上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