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106章“昭宣中興”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在太子大位確立的同年,即公元前67年,一位小人物路溫舒走進了大漢的歷史。

路溫舒,鉅鹿(今河北平鄉)人,此前一直默默無聞,因為他只不過是廷尉一名低階的廷尉史,位卑言微,只是默默地盡著自己的本分。但也正因為身在廷尉任職,所以路溫舒比普通人更為深刻地瞭解酷刑的可怕。他認為劉詢是個仁君,遂大膽地向其上了一份奏章,暴露司法的黑暗,要求廢除酷刑。路溫舒指出,造成冤獄的原因在於刑訊逼供,屈打成招。當酷刑將人的尊嚴都碾碎踩爛之時,認罪是唯一的解脫,儘管他可能是清白的,什麼也沒做過。

劉詢見到路溫舒這一紙奏章,深感有理,遂下一道詔書,命全國法官辦理案件時要寬大公平。路溫舒的這份奏章很溫和,很微弱,雖然沒有收到任何效果,但卻在很大程度上,反映了劉詢為帝者的胸襟氣度。

自霍氏一門被誅除以後,劉詢放開手腳,大刀闊斧地對國家各項政策進行改革。因為劉詢在早年,一直生活在民間,也時常受到吏治腐化所致的官員的欺壓,因而及至登基,改革吏治便成為他心中最為迫切的願望。

對於吏治改革的必要性,宣帝說道:“吏不廉平則治道衰。”所以,他即位後,宣佈親自過問政事,省去尚書這一中間環節,恢復了漢初丞相既有職位又有實權的體制。除此以外,宣帝還特別重視地方長吏的選拔和考核,並下大力氣整飭吏治。為此,劉詢建立了一套對官吏的考核與獎懲制度。他多次下詔對二千石(郡守級官吏)實行五日一聽事制度;不定期派使者巡行郡國,對二千石官員的工作進行考察;根據考察結果,宣帝對其進行獎賞或者處罰。他頒佈詔令說:“有功不賞,有罪不課,雖唐虞猶不能化天下。”因此,在宣帝當政的二十餘年間,一大批因政績突出的官員受到了獎勵,或以璽書勉勵,增秩賜金,或爵關內侯,升任九卿或三公。而對那些不稱職或有罪的官吏,則嚴懲不貸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