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學而遠行之----明朝十六帝(十八)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朱元璋建國伊始,規定內官不許習字,只供灑掃驅使。又令宦官不許干政,違者斬,並鑄鐵牌立於宮門之側。終洪武一朝,無宦官干政的現象。永樂朝情勢為之一變。靖難之役時,大批宦官投奔朱棣,報告朝中虛實,為朱棣奪取江山立有功績。成祖朱棣因此信任宦官,允許讀書習字,逐漸委以重任,但仍未有專權現象。王振之得寵,與其是東宮舊人的身份很有關係,因為"出入起居之際,張太后像音聲笑貌,日接於耳目,其小善小信,皆足以固結君心。"王振之後的劉瑾、魏忠賢都是這種情況。

正統初年,外廷有"三楊",內宮有太皇太后張氏,王振尚處處小心,不敢囂張。張太后是位很有能力的女人,當年宣宗病逝前擔心英宗年紀幼小無法理政,特在遺詔中寫下"大事白皇太后行",這在明代遺詔中是少有的。但是,張太后在正統七年(1442)去世,"三楊"也先後去世,使得王振可以肆無忌憚地弄權,大興土木,廣收賄賂,使用重刑,威勢傾朝廷。

英宗對王振信任有加,禮遇甚隆。他在給王振的敕書中說:"朕自在春宮,至登大位,幾二十年。爾夙夜在側,寢食弗違,保護贊輔,克盡乃心,正言忠告,裨益實多。"這封敕書的感情是真摯的,英宗從小和王振在一起,王振又能替他處理冗雜的政務,使英宗對王振不僅信任,而且依賴。正統六年(1441)年末,英宗大宴文武百官。按照慣例,宦官不能參加。英宗時刻不忘王振,宴會中間專門派人探視。使臣到時,王振怒氣正盛,說:"周公輔成王,我獨不可一坐乎?"使臣回報,英宗不僅不以為忤,反而不惜違背祖制,召王振入席。王振到時,百官望風而拜。還有一次,王振見工部侍郎王佑貌美而無須,便說:"王侍郎何以無須?"王佑竟然回答:"老爺所無,兒安敢有?"從中可見王振權勢之盛,以及百官的奴媚之相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