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六十六章:吾弟當為堯舜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崇禎皇帝雖然十分祈盼與清國的“和議”成功,但卻做得小心翼翼,其整個過程十分的艱難。

首先,在明面上他不敢表現出急於與奴求和的態度,以免被那些一心只求留名史書,卻不問國家未來的言官們揪著不放,也更怕史官將他寫成一個貪生怕死、賣國求榮的昏君。

其次,他也不喜歡用“議和”這個稱謂,無論是在官面上,還是在私底下都只許說“議撫”或者是“款議”。

他還是太過於愛惜自己的身後名啊!

崇禎皇帝在大明朝的諸多皇帝之中,不失為一個負責任的君王,他每日勤於理政,親自批閱所有的奏章。

他殫精竭慮,嘔心瀝血,一心想要為大明王朝續命,成為名垂千古的一代中興明君,上對得起列祖列宗,下也能留名史書,為萬世所敬仰。

崇禎皇帝的內心有如此想法,其實與他所受教育有關。

因為在幼年時,他的父親朱常洛就不受萬曆皇帝待見,直接影響到他的學習和性格養成,而其後父親繼位不久便因“紅丸案”而早殤。

哥哥朱由校繼位為“天啟帝”後,於天啟二年時封他為“信王”,但由於仍未出閣,所以沒有師傅的教導,完全靠他自己的自學。

不似前面其他諸位皇帝那樣,早早就被確立為太子,並安排當朝大儒做師傅,再委派年輕一代傑出者為太子府上官員。

使其早早學習為君之道和帝王之術,從而早早擁有治國理政的能力,以及自己當皇帝后的親信班底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