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三十六章 輕取公孫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自公孫瓚攻入蒲坂以來,按照陳沖設計,他先是大張劉虞旗號,隨後派遣使者到大河東西各縣廣做露布,聲稱他將效仿大司徒鄧禹出河東故事,安民剿賊,明順辨逆,不日便將進攻長安。

陳沖原意是指望公孫瓚宣傳之後,關中留守軍團得到訊息,即刻傾力來攻,為南路軍入武關創造條件,卻未能料到,董卓遷民殘暴過甚,流民遍地流竄,各郡大族不得安寧,也與董卓離心離德,關中的局勢便如同一堆柴薪,只需要星火即能成燎原之勢。

結果旬日之內,關中各地紛紛響應,不止難民歸之如雲,如河東衛氏、聞喜裴氏、平陰左氏、華陰楊氏等大小士族,也接連渡過蒲坂,絡繹不絕地向公孫瓚獻禮送糧,對他諂媚逢迎,到十二月十八日,圍在蒲坂的難民已多達十三萬,各地歸附而來計程車族子弟也不下千人。

如此景象,以至於段煨、楊定望而生嘆,止步陰晉不敢向前。

但公孫瓚也遇到了計劃之外的苦楚:他並無多少餘糧賑濟災民,此次北路軍快馬奔襲,令從馬先帶了為期一月的食糧,佔領蒲坂之後,西河又陸續運來二十萬斛粟面,本足公孫瓚軍四月之用,但對於難民而言,不過是杯水車薪,公孫瓚將半數的軍糧拿來賑濟,也不過撐得十餘日便見底了。

河東也不是無糧,但此前劉備向王邑承諾過,不取河東一米。公孫瓚迫於無奈,只能轉而向投奔來計程車族子弟索糧,孰料同來的幽州別駕從事田疇計較道:“我等此來,是為解關中之難,如何能向關中子弟索取米糧?若是他們聞之而走,又該當如何?”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