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二卷(十三)我,帝國之父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團建活動搞得非常的順利,百分之八十的人在活動之後都安排了很好的去處。

他們造船的造船,造兵器的造兵器,種田的種田,各盡其用。

李雄霸發現,他這個團隊,除了基本的戰鬥力之外,還包含了農業、醫學、製造業、甚至還有科研團體。

“建個國家都夠了。”他得意地想。

農業為立國之本,無論要做什麼,都必須建立在有飯吃的基礎之上。

這一點,農村出生的八零後李雄霸感受頗深。

他們這一代人經歷了中國歷史上發展非常快的一段時期。

從小時候只有一頓飯能吃大米,其他頓只能喝粥或者吃紅薯,經常肚子餓得咕咕叫,到後來頓頓都有肉吃,他是一路經歷過來的。

所以,李雄霸深知,還處在農耕社會的目前,把農業搞好的重要性。

這個時期農民種地,種子質量不太好,種植方法還很原始,產量不高,收成基本看天。遇到饑荒,經常會有人餓死。

本來,李雄霸以為,古家兩兄弟擅長農業,他們種的莊稼收成很好,應該也就比別人好上一些。

但萬萬沒想到,居然好到了這種地步。

首先,他們帶來了很好的糧食種子,都是從收成最好的地裡篩出來的,產量是其他種子的一點五倍左右。

其次,他們在長江以北種地,就能讓莊稼一年三熟!

長江以南氣候更為溫暖溼潤,自然更適宜糧食種植。

一年三熟,在唐朝是什麼概念呢?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