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195章 假鈔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一番談話,趙昺便弄清楚了元朝的幣制、鈔法和流通情況,心裡總算有了點譜。自己雖對經濟不大懂,但給他的感覺是忽必烈簡直在拿國家的經濟開玩笑,漏洞開的比瓊州海峽都大,這也就是在古代,若是放在現代只怕分分鐘鍾就國家破產了。

按照莊世林的介紹,元朝如今發行的中統鈔不限時間,不限流通區域,而如今又在江南推行,準備實現貨幣的全國一體化。但他卻又採取了南北兩種承兌匯率,那就問題大了。就說江南按照慣例一兩金等於十兩銀,按其鈔法一兩金在江南可兌換三十三貫銅錢;可同樣一兩金子在江北的便可兌換二十兩銀,迴流江南後便可兌換六十六貫銅錢,只是一來一往金價便已翻倍。

對元朝在南方新設的平準庫來說,買入一兩白銀,只能按中統鈔法的規定付給紙幣兩貫。可對持有白銀的宋人來說,面額為兩貫的紙幣,其價值是不可能超過兩貫銅錢的。按南宋白銀一兩兌銅錢三千三百文的傳統比價,付出一兩白銀,至少應該兌到面額為三貫三百文的紙幣;再結合元朝政府規定的中統鈔收兌銅錢比價來看,如果改按三千三百文兌銀一兩的比價以錢兌銀,則一貫銅錢也能兌到零點六兩白銀,至少相當於中統鈔一貫二百文。所以在宋人以錢兌中統鈔面臨銅錢貶損太大的情況。

兩相比較下,元廷行之已久的銀鈔買賣價,在宋人看來卻顯屬不公。持有銅錢的宋人當然也不願直接以錢兌鈔,而是更寧願以錢兌銀,爭相持有、使用由自身金屬價值保證的白銀,甚至寧可用銀兌錢,而不願用銀兌鈔。元廷新設的平準庫自然難以收兌到預期的白銀,反之兌換白銀的黑市卻會十分繁榮,不愁銀子兌不出去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