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1740章 以糧為本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我們皆知無論古代還是現代,打仗打的就是國力。攻守雙方的博弈持續了幾千年,無論看上去多麼強大的軍隊,如果吃不上飯,距離失敗也不過是一步之遙。而底子厚的一方,總能在長期戰爭中保持優勢。

趙昺在前世記的一個有關糧食生產的資料。據統計,春秋時期,中國平均畝產的糧食約為五十多公斤;到漢朝時達到六十多公斤;到魏晉時期則達到九十公斤左右。唐、宋、明、清四個朝代,太湖流域平均畝產:唐朝時一百三十八公斤;宋朝時期二百二十五公斤;明朝時期三百三十公斤;清朝時期四百七十公斤。

可見古代的生產力有限,加之農業技術落後,越往古代,單位畝產糧食越低。而原本土地上出產的糧食產量不高,而剩餘的部分便是很有限的,再趕上天災人禍又要大量減產,可以積攢的糧食實在不多。

所以古代的一次大規模出征,差不多要消耗全國一半的存糧。而趙昺發動的北伐攻城掠地,連連報捷,看起來很美,但是攻佔的地盤越大,需要賑濟的人口也就越多,直接後果便是糧食消耗快速的增加,導致可用的糧草直線下降。

以致兵家有“夫運糧百里,無一年之食,二百里無二年之食,三百里無三年之食”之說,通俗一點說,從百里外向軍隊運糧,國家少一年的存糧;二百里,少兩年的存糧;三百里,少三年。可見古代戰爭對糧食的消耗是多麼驚人的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