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1745章 三路入陝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趙昺初來大宋朝,最初的感覺就是迷糊,分不清自己在何地,有時覺得這裡是現代的某地,可並非如是;有時地名與現代相同,可又是此驢非彼驢。即便現在的大都,也就是現代的北京城,明明金中都故城西苑有太液池,但大都城中也還有潭水也叫太液池,還同樣有瓊華島。

後來趙昺也漸漸明白了,中國的地名向來有依據山川形勢命名的傳統,古今千年滄海桑田,河流改道,山勢改變,導致有些地名留下了,卻也驢唇不對馬嘴;而有些地名則隨著地理的改變而隨之轉換了名稱。就如這太液池,也是因為皇苑裡都需要座太液池,唐朝的太液池在長安,大宋的在開封,蒙元在大都自然也要有一個了。

關中的得名也是如此,顧名思義,指的是關隘之中。那麼關中又有那幾座關隘,那便是號稱‘關中四塞’的蕭關、武關、散關,以及以及函谷關(潼關)。四道關隘擋住了進入關中平原的道路,將其隔離於黃土高原之上。

一提到蕭關,可能大多數人腦海裡首先蹦出一句詩:蕭關逢候騎,都護在燕然。這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,趙昺記的前世的老師解釋過蕭關與燕然是虛指,分別代指“邊塞”和“邊防前線”,,借漢喻唐,表現出了守邊將士的愛國豪邁之情。

前世因為古今地名的緣故,趙昺並不清楚兩地的確切地點,也就稀裡糊塗的過去了,反正考試照此作答就對了,可來到這個時代才知詩人的腦洞實在有些大。才明白兩者相距數千裡地,縱然唐代在燕然山附近有北庭都護府,要說它的偵察兵都跑到關中偵查了,除了要造反,也實在沒有別的解釋了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