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1766章 必有緣故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趙昺從當年的怒而削去孔聖後裔的衍聖公的爵位,到對孔氏南北兩宗嗣位之爭的冷漠,又到現在似乎不及餘力的加封,好像是令人難以費解。但是隻要與形勢變化相結合來細思,其實也就不難理解了。

想當年大宋皇帝獻城投降,群臣或叛或逃,朝廷也是分崩離析,而作為儒家文化象徵的孔聖後裔也北行覲見敵酋,趙昺明白在這個時候若是自己仍不發聲,後果將不堪設想,他必須拿出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,搶佔輿論的制高點。

此後北伐節節勝利,孔氏見蒙元大勢已去,又想棄元投宋想爭奪虛位多年的衍聖公之位,這明顯是牆頭草的行為,且想當然的以為崇文的南朝會欣喜接納。而趙昺卻不能讓他們坐收漁利,否則都對不起死於國難的那些儒士和追隨自己多年文臣士子們,自然也要讓其明白危難之時叛離的後果。

而現在卻能欣然接納,其一,孔洙以整理先人遺作重注《六經》為名,對其中內容做了有利於趙昺施政和革新的解讀,這等於向他遞上了投名狀,承認了其為天下儒士共主的地位,也就變相承認大宋為中原正統王朝,並以儒家聖人為他們做了背書。

其二,儒家在大宋王朝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。這不僅體現在宋太祖‘與士大夫共治天下’的誓言和不殺士大夫的實際行動,也表現在對孔聖的祭祀上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