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六章 攜得清風出畫樓 第100節 評畫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黃瑜雯眼睛一亮,臉上卻有不信之色,說:“楓哥,這話言不由衷吧?”

葉之然正色道:“你以為我在隨口敷衍嗎?不是的。我看你的畫,不僅山水景色的描繪已經登堂入室,而且,你的仕女畫畫法新穎別緻,用墨用彩吸收了西方油畫的技法,人物呼之欲出,已經儼然具備大師風範。”[.]

黃瑜雯臉色微紅,說道:“楓哥誇得有些過了,老師經常批評我的人物畫偏離了中國畫的傳統。”

葉之然說:“傳統需要繼承,但不能成為束縛畫作創新發展的理由。這些年,西方繪畫不斷被國人接受,西方畫講究明暗、焦點透視,中國畫也在不斷吸收西畫的特點。特別在人物寫實方面突破了古代仕女畫的缺陷,你的畫也有明顯的突破。”

黃瑜雯沒想到葉之然對仕女畫還頗有研究,就如一個酷愛音樂的人遇到了知音,她不禁欣喜地說:“想不到你對仕女畫有這樣的見識,那你說說,我的仕女畫怎樣突破了傳統?”

葉之然微笑著說:“那我就班門弄斧了。”他是學計算機程式設計出生的,都說學程式設計的人思維活躍,讀本科時他偏愛藝術,對中國畫史、西洋畫史都有濃厚的興趣,仕女畫作為中國人物畫的一個主流畫別,他當然不陌生。

葉之然道:“中國的仕女畫,始起兩晉時期。兩晉是中國歷史上各方面藝術都得到蓬勃發展的一個時期,文學、音樂、繪畫都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兩晉的仕女畫講究‘秀骨清像’,人物俊逸非凡,畫家以顧愷之為代表。到了唐朝,仕女畫達到一個更高的境地,湧現了吳道子、張萱、周昉等眾多名家,人物形象也改變為‘豐腴雍容’。‘虢國夫人遊春圖’、‘簪花仕女圖’等流傳至今的名畫,無論是‘裙紅妒殺石榴花”,還是“一抹濃紅傍臉斜”,無不反映了唐朝的鼎盛和繁華,一直影響到隔海相望的日本。”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