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13 出大名徑赴益都,過濟寧禪師心驚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景慧是個和尚,一個出家人,卻為甚麼肯冒風險,主動提出願意和封帖木一起,去益都聯絡徐、宿二州的降人?饒是封帖木與他相識已久、相交頗深,也是不解其意:“大和尚肯陪我一起去益都?”

“不錯。”

“此去風險極大,小鄧殘暴之名,南北皆聞。稍有不慎,恐怕性命難保,……。”

景慧打斷了封帖木的話,又拿起小槌,輕輕敲了一下木魚,笑道:“如今亂世,哀鴻遍野。益都雖險,能比得上地獄麼?佛雲:我不下地獄,誰下地獄?為了天下蒼生能夠早得安寧,和尚便提著腦袋走一遭,又算得甚麼?”

封帖木肅然起敬,說道:“大和尚慈悲為懷,令我欽佩。”

若是隻聽景慧說的話,確實冠冕堂皇。“我不下地獄,誰下地獄”?很有為了天下蒼生,甘願捨身飼虎的大慈悲。然而,事情真的是這樣麼?其實不然。景慧肯冒著大風險去益都,實際上另有原因。

元代崇佛,特別在全真教失勢之後,佛教更是一支獨大。

因為朝廷的支援,全真教在“老子化胡”的辯論上失利,因而引發了一系列的惡果,導致“至元間,釋氏豪橫;改宮觀為寺,削道士為髡”。“髡”,剃去頭髮。“削道士為髡”,道士都被迫削光頭髮,改當了和尚。

上有朝廷的鼎立支援,下有百姓的被迫供養,大一點的寺廟往往佔地萬畝、乃至數十萬畝。——便譬如蒙元世祖忽必烈時,八思巴為帝師,先後給忽必烈三次灌頂。第一次灌頂時,忽必烈獻上了供養十三萬戶;而第三次灌頂時,更是獻上了大白法螺寺和吐蕃三區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