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追溯冉興國的歷史,可以上至近兩百年前。

時在秦朝末年,海內凌遲,世為天水戎人大率的冉氏,當時出了一個豪傑,名叫冉建,其人勇健多計,見天下戰亂,為圖自保,遂率部遷入到了武都的仇池山(今甘肅西和南一百二十里)。

仇池山可以說是冉興國的心臟。

此山背蜀面秦,峭絕險固,壁立百仞,其形如龜,上土下石,山頂有平田百頃,大泉一眼,且有土可以煮鹽。簡言之,一夫守道,萬夫莫向,良田肥沃,水、鹽自產,誠風水寶地。

冉興自佔據仇池一帶以來,軍政的中心雖然不是始終都在仇池山,但每當遇到挫折之後,其統治集團退縮的最後據點必是此山,而每次也都能借此以得喘息。

秦、成鼎革之際,冉建的後人自號百頃王,也曾參與到西北地區的群雄亂戰中,不過因為勢力小,只能充當依附的角色。

到得本朝,西唐後期,關中戎人造反,冉氏倒沒有怎麼摻和,時為大率的冉盛僅自號輔國將軍、右賢王,觀望局勢。這時的冉興雖未建國,但冉盛可以說是冉興政權的奠基者。

正當海內大亂,不少關隴流民湧向相對富足安定的仇池,冉盛來者不拒,廣納豪傑,有那來了後想走的,他也不攔阻,給以路費、派人衛護送離。這些舉措為他贏得了好的聲譽,不僅仇池一帶的群戎全部歸服,並且不少的唐人投奔,冉氏的勢力迅速壯大。同時,冉盛還遙尊搖搖欲墜的西唐王朝,獲拜驃騎將軍、右賢王。這兩個封拜意義重大,代表冉氏得到了西唐朝廷的認可,列入到了藩臣的行列。冉盛雖是胡人,卻委實是個眼光遠大的傑出人物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