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一百一十章 求賢若渴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一士登甲科,九族光彩新。-------唐.王建《送薛蔓應舉》詩

話說勸學從事尹墨,將科舉計劃放在陳龍面前,零陵第一屆科考的盛舉,即將出現。

科舉制度本是古代透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,從隋唐開始盛行,直至清光緒年間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,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,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。如今零陵的科考,雖然規模尚小,無疑卻具備了大規模科考制度的雛形。

當時的漢朝,推舉人才普遍的方法是察舉制與徵辟制,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;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,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。後來,陳群創立九品中正,由特定官員,按出身、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,分為九品錄用。九品中正制是察舉制的改良,主要分別是將察舉人由地方官推舉,改為由任命的官員負責推舉。

但是,當時世族勢力強大,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,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。於是造成“上品無寒門、下品無士族”的現象。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材,還讓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。朝堂簪纓無數,袞袞諸公,都是來源於世族大家,不但把持了朝政,還阻塞了向上的通道。

尹墨本來只考慮了文科考試,陳龍又加入了武科。召集起一眾文官武將,陳龍指定了文科考試主考官為陳群,副主考官為尹墨和許靖;武科主考官為陳龍,副主考官為黃蓋和趙雲。文科考試舉辦地點,就設在原定設立零陵大學的文學苑;武科考試地點,設在了湘水邊一塊空地上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