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第575章 矢志不渝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胡適的文章和書信並沒有說服丁文江。1935年1月20日,丁文江在《大公報》發表論文《再論民治與獨裁》,作出回答。

他指責胡適“……忘記了今日中國政治的實際了,‘猱’也罷,‘三歲小孩’也罷,木已經升了,火已經放了,我們教不教是毫無關係的。”就當時中國的現狀,“單主張民主,反對獨裁”是不能發生任何影響的。丁文江“惟一的希望是知識階級聯合起來,把變相的舊式專制改為比較新式的獨裁……”。

丁文江“反對民主,主張獨裁”的言論,與他早年具有民主氣息的文字相去甚遠,這位曾與胡適共同創辦過《努力週報》的地質學教授,之所以在後來有所轉向,從他的一段“自白”中多少可看出當時的心態。

丁文江說:“我少年曾在民主政治最發達的國家讀過書的。一年以前我又曾跑到德意志蘇俄參觀過的。我離開蘇俄時,在火車裡我曾問我自己:‘假如我能夠自由選擇,我還是願意做英美工人,或是蘇俄的知識階級?’我毫不遲疑的答道,‘英美的工人!’我又問道:‘我還是願做巴黎的白俄,或是蘇俄的地質技師?’我也會毫不遲疑的答道:‘蘇俄的地質技師!’在今日的中國,新式的獨裁如果能夠發生,也許我們還可以儲存我們的獨立。要不然只好自殺或是做日本帝國的順民了……”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